
而在注塑成型加工环节中,机器人被用于执行诸如部件取出和高公差地放入嵌件的操作,还有诸如质量控制、装配、去毛刺、粘合和密封剂的分散、激光切割、贴标签、包装、码垛、印刷等下游应用。而使用机器人的优点在与当下一个部件被注塑成型机生产时,可通过进行后处理操作来节省时间。在吹塑模塑应用中,机器人执行的工序包括吹塑部件的处理和用刀或者装有燃油箱的刳刨工具来去毛边,并进行贴标签&质量控制工作。除了被用于热成型工艺中通过使用激光来印刷和切割部件外,机器人也被用于操作喷水器和控制机械靠模铣刀。 不仅如此,工业专家相信塑料工业当前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采用合适的机器人操作就不能被处理的阶段。有某些应用像模内标签、装饰和PET、复杂的嵌入件应用不能简单地运行手动方式。没有自动化技术的话,在高劳动力成本国家的塑料市场将会明显的小一些。因此,在过去的数年中自动化市场已经并且正在不断增大,这是一个机器人使用不断增加以使模具制造者保持竞争力的信号。 机器人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这是生态友好生产和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生产过程的任何一个方面,无论是注塑成型、吹塑成型、挤压成型或是在切割和喷漆等下游工艺的应用上,机器人自动化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都能够发挥它们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优化周期,节省原材料,减少废次品,还是生产重量更轻的产品等方面,生产塑料制品的每个工艺步骤都可以节省能源,堪称真正的绿色思想。 工业机器人:想说爱你不容易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改变,招工难、人力成本上升以及企业对年轻一代员工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成本也一直在上涨。因此,很多企业将“机器换人”视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出路。在东莞已经开展“机器换人”的企业中,统计显示有一半企业表示节省生产人员10%以上,20%的企业节省生产人员30%以上。 但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普及使用工业机器人也面临一大挑战:巨大的投资成本。目前我国70%的机器人均由外国厂商生产,价格居高不下。究其根本原因,我国还缺乏对工业机器人控制工艺的研究,关键元器件无法实现国产化。未来,我国仍需加快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 看来,虽然业内普遍看好3C会是下一个广泛应用机器人生产的行业,但对于机器人生产厂商来说,对接市场,紧跟国家鼓励发展的朝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把握好“用工荒”的市场机会,可能会带给机器人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