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西安轨道交通技师学院——培养轨道人才的摇篮
主页 > 西轨之窗 > 行业新闻 >

高铁“定位臂”研磨第一人

来源:西安轨道交通技师学院   作者: 西安轨道交通技师学院 咨询热线:400-8926-555   在线咨询 | 预约报名

 

  他是我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由他研磨的定位臂,精度小到0.05毫米,比头发丝还细。高铁研磨10年,经他手的转向架从来没有出现过次品。

  他就是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钳工高级技师、有着“大国工匠”之誉的宁允展。

  高铁研磨第一人

  宁允展出生于工人家庭,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鼓捣手艺活儿。1991年,19岁的宁允展从铁路技校毕业,进入当时的四方机车车辆厂,从事自己喜爱的车辆钳工工作,一干就是25年。

  2004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产品进入试制阶段,转向架上的定位臂成了困扰转向架制造的难题。在动车运行时速达200多公里的情况下,定位臂的接触面要承受相当于二三十吨的冲击力,按照工艺要求,必须确保定位臂和轮对节点有75%以上的接触面间隙小于0.05毫米,否则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手工研磨是保证接触面间隙精准的唯一可行方法。然而经过机器粗加工后,定位臂上留给人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直径。磨少了,精度就达不到要求,磨多了,动辄十几万元的构架就会报废。

  宁允展主动请缨,挑战这项难度极高的研磨技术。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夜以继日的潜心琢磨,仅用了一周,他就掌握了外方熟练工人需要数月才能掌握的技术,成为中国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第一人。

  然而,随着高速动车组进入大批量制造阶段,传统的研磨方法已经跟不上生产节奏。宁允展开始琢磨如何改进工艺,使定位臂研磨既好又快。反复研究试验了近半年后,宁允展发明了“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不仅将研磨效率提高了1倍多,也将接触面的贴合率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90%以上,有效保障了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高质量、高产量的制造。

  多面手成就“创新达人”

  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同事们都知道宁允展是个多面手,既是钳工,又是焊工,还会机加工。他的工作室也被大家称为厂里的“第二工具间”,几乎能找到各个工种的工具。而这些技能都是宁允展在上班之余自学的。

  电焊是宁允展最早业余自学的技能,他的很多发明创造都得益于过硬的电焊本领。

  转向架检修加工部位容易损伤,修复难度大成本高一直是行业内公认的难题。宁允展将自己的研磨技术和焊接手法巧妙结合,独立发明了“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能够有效还原加工部位。这一操作法也被认定为“绝招绝技”。

  除了电焊,宁允展还自学了机加工、电脑绘图等多样技能。他告诉记者,只有多掌握一些手艺,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想出更多解决难题的好点子。全面的技能加上好学钻研的劲头,宁允展主持的课题频频获得公司优秀攻关课题和技术革新课题奖项并被广泛推广应用,他设计制作的工装很多也都用到了现场生产:动车组排风消音器、动车攻丝引头工装、动车定位臂螺纹引头定位工装……其中,“轨道车辆构架空簧孔防护装置”等两项发明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发明每年能为公司创效近300万元。

  宽严并济带出骨干团队

  多年来,宁允展一直将自己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身边的同事。他的徒弟目前均是生产一线的骨干。宽严并济的教授方式让他成为徒弟们敬佩喜爱的好师傅。

  在宁允展的家里,有一处“小车间”,满满当当放置着小机床、电焊机、打磨机和各种各样的工装。这是宁允展平时下班后在家里的“活动中心”。

  “经常是吃完晚饭就看不见他人,一准是去‘加工作坊’了。 ”宁允展的妻子于文燕一度对丈夫的“工作狂”状态颇有微词,“劝他下班了就休息休息,可他总说不累。 ”

  “像我们这种干技术活的就得多练,基础功一定要扎实才行。 ”对于妻子的不解,宁允展总会给出这样的解释。(记者 杨明清)

相关阅读



地址:西安市沣东新城斗门产业园(镐京大道与镐五路什字) 电话:400-8926-555
Copyright ©1997-2023 西安轨道交通技师学院 版权所有 陕ICP备16001358号
学制:
专业:
姓名:
年龄:
电话:
报名留言: